搜索

六艺教育的特点(西周教育的标志详解)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5 08:38:46    

“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商代又有所发展,西周在继承商代“六艺”教育的基础上,使之更加发展与充实。

西周到了成康之世,政局趋向相对的稳定,经济文化获得空前的发展。教育方面逐渐增加了政治伦理内容,提高了文化教养水平,形成了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包含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乐”为中心。

1、“礼、乐”是思想道德课

“礼”是政治伦理课,内容很广泛,包括了奴隶社会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节。即礼的内容包括政治、伦理、道德、礼仪。

《周礼·大宗伯》把礼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吉礼讲祭祀,敬事邦国鬼神。凶礼讲丧葬凶荒,救患分灾,哀悼死亡。宾礼讲朝会过从,使诸侯亲附。军礼讲兴师动众,征讨不服。嘉礼讲宴饮婚冠等喜庆活动。

从道德要求方面来说,最基本的原则是“亲亲”与”尊尊”。这两个原则是密切联系的,“尊尊”以“亲亲”为根本,因为西周是以氏族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种族奴隶制国家,宗法关系上的亲者,也就是社会政治地位上的尊者,所以孝友又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康诏》是康叔(名封)受封于殷地,就任前周公对他的训戒。在这篇训词中,周公反复讲要“明德慎刑”,而对于“不孝不友”的人,则认为是罪大恶极,必须严加惩罚,不能宽恕。这从反面证明周贵族对孝友道德规范的重视。

“礼”既然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和道德,所以被看作是立国的准绳,是国家命运之所系,如经籍记载说;“礼者,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礼所以守其国,勿失政令,无失民者也。”(《左传·昭公五年》这种“礼” 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它包含了从政治、经济、军事到社会生活一切方面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反映了维护宗法等级世袭制度的需要。

“乐”是综合艺术课。

郭沫若说:“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它的内容包含得很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不用说,绘画、雕刻、建筑等造型艺术也被包含着。甚至于连仪仗、田猎、肴馔等都可以涵盖。所谓‘乐者,乐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的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广泛地称之为乐。”传说西周继承了自黄帝、尧、舜到夏、商的乐舞,西周乐教又包含乐德、乐语、乐舞3项内容。

乐德之教是配合”礼”的。乐记,说;”乐者,通伦理者也。”“它是通过美育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要对贵族子弟灌输“中和、祗庸、孝友”等道德观念。乐语包括兴,道(以物喻事、以古刺今),讽,诵(背熟文词,吟诵赋诗),言,语(直叙已意,答人论难)。乐舞包括大舞和小舞两类。西周很重视礼乐,因为礼和乐,实际上是一套严格区分君臣,上下,尊卑,贵贱的制度(注:执行祭祀时的舞蹈,天子用八佾(8个队列,每列8人),诸侯用六佾,大夫是四佾,如果诸侯,大夫敢多用,就是僭礼,会召至杀身之祸),对于巩固统治非常有用。从内容上讲,礼乐的内容可对贵族子弟进行道德教育。如《大武舞》是歌颂武王的武功的。这个舞蹈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对贵族来说,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

由此可见,统治阶级重视礼乐,是因为礼乐作为学校的一门课程,包括了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以及政治,历史方面的知识。从道德教育而论,礼和乐互为表里,起着形于外而成于内的作用,礼重在灌输道德知识,训练行为习惯,乐重在陶冶道德情感。礼的作用在于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具有强制性;乐则重在陶冶人们内心的情感,使本来具有强制性礼变为能获得自我满足的精神需要。使森严的社会等级关系融化在和谐的情谊之中。“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教的主旨就在于增进贵族内部的团结,进而调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这种礼乐教育在西周社会处于向上发展的时期,确实对于改变风俗习惯,安定社会秩序,加强各诸侯国与王室的联系,起了巨大的作用。

2、“射“与“御“是军事训练课。是指射箭和驾车的本领。战车是古代作战的重兵器,一驾战车上配备三名甲士,左持弓,右持矛,中驾车,车后有步兵72人,车上的甲士由贵族担任,步兵由平民和奴隶担任,要当好甲士,就必须学好射、御这两种作战技能。当时学射,学御都有一定的技术标准。

国王将出征,先到祖庙祭祀请命,叫做”告祖’,然后到大学召开军事会议,制定作战计划。班师回来,又到大学举行“释奠”礼,祭奠“先圣先师”,献俘告功。大学也是比射选士的场所。这些都说明射御的教学与实际是密切联系的。

3、“书“与“数”是基础文化课。

书是指识字、写字,数是指计算。一般来说,这是属于小学教育的内容。当时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已经发明了九九乘法表(注:其次序与现在的相反,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二如四”止)。几何学也有一定的发展,西汉的数学著作《周脾算经》中就提到,西汉初年的商高发现了勾股定理。书,数培养的是学生最基本的读,写,算能力,安排在小学学习。

汉代人解释的“六书”、“九数”应该说是汉代学者研究的成果,不能认为就是西周已经达到的水平。西周时文字的构造事实上已经发展到运用“六书”中所包含的进步方法,但在学术研究方面,断不能同汉代文字学的水平相比拟。郑众根据《九章算术》解释”九数”,未必符合西周的实际。

“六艺”代表我国奴隶社会全盛时期的教育水平,贵族子弟就通过这种教育被培养成为“勇敢强有力”的良族统治的继承人。

综上所述,可见西周的教育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以上这些资料,足以证明西周学校更重视政治道德和人伦道德方面的教育。西周的六艺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

(1)是一种文武兼备的教育。这是由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条件所决定的。据《说苑·君道》记载,周成王曾经告诫负责治理鲁地的伯禽说:“夫有文无武,无以威天下;有武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这正是西周文武兼备的国策,反映在教育内容上,侧是书、数、礼、乐等文事与射、御等武功相结合。

(2)是一种求知兼求能的教育。六艺中的“艺”是艺能的意思,把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种艺能,说明当时不仅重视知识传授,更重视技能。学习“礼”,不仅要学生懂得“君臣之义,长幼之序”的道理,还要让学生“演礼”,把礼仪的传授和礼仪的训练相结合。

(3)在前期和后期教育的侧重点不同。前期重射、御,后期重礼、乐。这是由于前期政权未稳,要求把贵族子弟训练成“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武士,后期重视精神统治,所以礼乐教育上升为主导地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