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典故真的假的(郭嘉不死便无三国!郭嘉真这么神?)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6 08:07:11    
有人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也有一种说法“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先来说后一种,郭嘉死于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回师途中,刘备三顾茅庐也在公元207年,其实我更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而已。

再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这种说法主要是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感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我认为郭嘉其实没那么神,即使他不死,三国仍然会存在
首先我们需要肯定郭嘉在军事方面确实是个天才,也确实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很大功劳。郭嘉少年时就有卓识远见,早期曾经投靠过袁绍,但看到袁绍成不了大事便离开袁绍。

公元196年,戏志才死后,曹操让荀彧再推荐一个谋士,荀彧向曹操推荐了郭嘉。曹操与郭嘉交谈很久,像极了三顾茅庐时的诸葛亮和刘备隆中对。交谈完,曹操赞叹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曹操则对,郭嘉则感叹说:“真吾主也。”从此以后,直到郭嘉207年去世,11年间郭嘉开始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扫除诸侯。

郭嘉提出“十胜十败论”坚定了曹操和袁绍决战的信心。曹操东征吕布,久攻下邳不下,便有意退兵,但郭嘉与荀攸都认为吕布强攻下必败,决沂、泗水灌城,终破城。官渡对峙时,孙策有袭击许昌之意,但是郭嘉分析认定孙策必为刺客所害,稳定了曹操的信心。袁绍死后,郭嘉建议曹操暂时退兵,让袁绍二子相残,后袁谭来投,曹军再次进击攻下袁尚的邺城。

郭嘉在曹操北征乌桓的过程中大放异彩,当时很多人都不建议曹操北征乌桓。只有郭嘉力主彻底消灭袁绍势力,结果曹操大胜,北方基本全部落入了曹操的控制之下。可惜在回师途中,郭嘉因病去世,年仅38岁。

其实曹操阵营中的谋士很多,而且才能不在郭嘉之下的也不少,比如荀彧、荀攸、贾诩、程昱等,但是曹操最喜欢也最信任郭嘉荀彧、荀攸等人并不仅仅是曹操的幕僚,而郭嘉确是死心塌地只为曹操一人服务。

因为郭嘉出身不高,而且为人放荡不羁,品德方面有些问题,但是曹操毫不在意这些。而郭嘉是最了解曹操的,所以曹操和郭嘉可谓君臣相得。曹操在郭嘉死后说道“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郭嘉能够洞悉人心,不光是曹操的对手,也包括曹操,所以他能帮助曹操下决断。

虽然《三国志·郭嘉传》中确实记载了曹操在赤壁之战后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我认为其实这更可能是曹操的自我排解,因为在赤壁之战前,程昱曾经提醒曹操,孙权和刘备肯定会结盟,没有那么容易平定他们。

贾诩则根本不建议曹操攻打江东,而是要先稳固在荆州的统治,等待时机,江东可以不用劳师动众就能平定。但是曹操对于程昱和贾诩的意见根本没有采纳,所以即使郭嘉能够参与赤壁之战,他就能够让曹操避免失败吗?我看未必!赤壁之战曹操失败更多的是客观原因,非是人力所能左右的。

再者来说,历史发展是有着客观规律的,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并不因为某个人的存在或者死亡而改变。汉末诸侯割据混战,最终只剩下曹操、孙权、刘备三家是各方面必然和偶然因素共同造成的。

郭嘉是军事天才,善于出谋划策,出奇计险着,但是他并不能左右天下大势。所以我认为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没有什么道理。假如真的要把三国鼎立归到某个个人身上,我到更倾向于诸葛亮,卧龙不出,便无三国!您怎么看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