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绢花的意思是什么(剪彩为华叶——北京绢花首饰)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5 08:39:27    

绢花,顾名思义,是以各色的绢、绸、绫、缎等织物为原材料制作的仿真花卉,多用作头饰。绢花制作需经过浆料、凿活、染色、握瓣、粘活、攒活、包装等多道工序,制出的花朵形态逼真,色彩协调柔润,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清代绢花首饰 故宫博物院藏


隋唐年间,绢花的制作已达到较高的水平。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朝皇宫中秋冬树木凋零,于是“剪彩为华叶,缀于枝条,色渝则易以新者,常如阳春”,其中“剪彩为华叶”指的便是绢花。

目前,已知的最早绢花实物是新疆阿斯塔纳古墓群出土的唐代绢花,高32厘米。制作精巧,形象逼真,其花枝主干用树枝,花、叶以细竹丝做骨架,再覆绢、纸成型;花柱头用纸团,花蕊则用丝线、棕丝等制作而成。


新疆阿斯塔纳古墓群出土的唐代绢花


宋代,簪花之流行,使得佩戴绢花被写进了冠服制度。《宋史·舆服志》记载:“大罗花以红、黄、银红三色。罗花以赐百官,栾枝以杂色罗,大绢花以红、振红二色。罗花以赐百官,栾枝,卿监以上有之;绢花以赐将校以下。”


宋代《春社醉归图》 波士顿美术馆藏


元代之后,尤其是明清时期,北京作为都城为绢花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燕京岁时记》记载:

“京师孟春之月,儿女多剪彩为花或虫草之类插首,曰闹嚷嚷,即古所谓闹装也,是即绫绢花之滥觞欤。”


清代绢花首饰 故宫博物院藏


“闹嚷嚷”即“闹蛾”,是古代一种头饰的名称,多由丝绸或乌金纸制成花或草虫之形。这种首饰被认为是北京绢花首饰的起源。

清代绢花首饰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中叶,绢花生产进入鼎盛时期。清宫内务府专设“花儿作”,承造各色材质的佩戴用花、供花、宴花、瓶花等。佩戴绢花不仅在后宫妃嫔之中流行,宫墙外的百姓也对其颇为青睐。


清代贵族女子旧照

清代绢花首饰 故宫博物院藏


民间曾传唱《花儿市歌》,其中有描述:“制花有匠极工巧,枝叶纷挐出春爪……富家有女称国色,一花三日插不得,贫家无米愁炊烟,女儿买花不惜钱。”从中可知时人对绢花首饰的喜爱。


晚清女子旧照

清代绢花首饰 故宫博物院藏


北京过去有“花儿金”“花儿高”等著名绢花世家,其中“花儿金”是金桂、金文广、金宝顺、金玉林祖孙四代的统称。据《旧都文物略》记载:“光绪间有金姓者,制纸质盆花及瓶花精巧无匹,人呼为‘花儿金’,至今此业尚无出金姓右者。”


清代绢花首饰 故宫博物院藏


清末,国门被迫打开,新思潮传入,时刻影响着中国人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其中也包括发型、头饰,移风易俗之下,华丽繁复的大型绢花失去了市场,但一些日常实用的小花还能继续行销乡间。

新中国成立后,绢花已基本不在用于女性头饰,但技艺仍在传承,为适应人们生活所需,北京绢花转向制作装饰、陈设用的束花、盆花、插花、宴席花、供花等。


20世纪80年代绢花胸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