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医学知识大全及讲解(超全的医学实用常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6 10:05:32    



一、生命体征指标


1. 心率

健康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心率范围是每分钟60 - 100次,平均为75次/分钟。

心率超过100次/分钟即为心动过速

低于60次/分钟则是心动过缓

年龄、性别及其他因素会影响心率,例如体温每升高1℃,心率可加快12 - 20次/分钟女性心率通常比男性稍快,运动员心率较慢

2. 体温

临床上常用口腔温度、直肠温度和腋窝温度来衡量体温。

口测法(舌下含5分钟)正常范围是36.3℃ - 37.2℃

腋测法(腋下夹紧5分钟)为36℃ - 37℃;肛测法(表头涂润滑剂,插入肛门5分钟)是36.5℃ - 37.7℃

人体体温在一昼夜中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 - 6时最低,下午13 - 18时最高,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只要体温不超过37.3℃都可视为正常。


二、血液相关指标


1. 血红蛋白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正常范围是120 - 160g/L,成年女性110 - 150g/L。

临床上以此作为判断贫血的依据,90 - 110g/L属轻度贫血,60 - 90g/L 为中度贫血,30 - 60g/L 则是重度贫血

2. 白细胞计数

正常白细胞计数为4 - 10*(10^9/L)。大于此值称白细胞增多,小于此值为白细胞减少。一般急性细菌感染或炎症时白细胞会升高,病毒感染时则降低。

感冒、发热可能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为明确病因指导用药,医生常要求患者查血常规。

3.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正常为100 - 300×(10^9/L),它有维护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

当血小板数减少到50×(10^9/L)以下,尤其是低至30×(10^9/L)时,可能导致出血,皮肤上会出现瘀点瘀斑。

若血小板不低但皮肤上出现“乌青块”,不必过度紧张,因为血管壁、凝血因素以及一些生理性因素也可能导致,可到血液科就诊明确原因。



三、尿液相关指标


1. 尿量

24小时尿量正常为1000 - 2000毫升。

大于2500毫升为多尿,生理性多尿见于饮水过多或应用利尿药后,病理性多尿见于糖尿病、尿崩症、肾小管疾病等;

小于400毫升为少尿,多见于饮水过少、脱水、肾功能不全等;小于100毫升为无尿,多见于肾功能衰竭、休克等严重疾病。若感觉尿量明显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

2. 夜尿量

夜尿指晚8时至次日晨8时的总尿量,一般为500毫升,排尿2 - 3次

夜尿量超过白天尿量且排尿次数明显增多称为夜尿增多。

生理性夜尿增多与睡前饮水过多有关,病理性夜尿增多常是肾脏浓缩功能受损的表现,是肾功能减退的早期信号,还可能由男性前列腺增生、老年女性子宫脱垂、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精神紧张等原因导致。

3. 尿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

尿红细胞数正常值为0 - 3个/高倍视野,大于3个/高倍视野称镜下血尿,大于10个/高倍视野称肉眼血尿

尿红细胞计数超过3个常提示肾脏有病变或泌尿系统有感染,女性应避免在月经期查尿常规。

尿白细胞计数正常值小于5个/高倍视野,大于5个/高倍视野称镜下脓尿,大量白细胞多提示泌尿系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膀胱炎或尿道感染。


四、血型相关知识

人体有ABO和Rh两大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将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Rh血型系统分为Rh阳性型和Rh阴性型。

在白种人中,85%为Rh阳性血型,15%为Rh阴性血型;在我国,99%的汉族人属Rh阳性血型Rh阴性属稀有血型

血型遗传遵循一定规律,例如父母为A型和B型血,孩子可能是A型、B型、AB型或O型。


五、身体指标相关


1. 体重指数(BMI)

BMI =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正常范围是18.5 - 23.9。

小于18.5为体重过低,24.0 - 27.9为超重,28.0为肥胖。肥胖是多种疾病的根源,体重超标者需注意减肥。

2. 减肥速度

最佳减肥速度是每月减重1 - 2公斤。

减肥过快过猛可能导致体重反弹、厌食症、贫血、营养不良、月经不调、脱发、记忆力减退、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重。

3. 腰围

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大于80厘米即为腹型肥胖

腰围是判断腹部脂肪蓄积的指标,腹型肥胖是冠心病、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即使体重指数未达肥胖程度,但腰围超标也需警惕。

4. 肥胖信号

一个月增重1.5公斤可能是肥胖的信号。当出现稍稍运动就喘不过气、疲倦无力、动不动就汗流浃背、下背髋部及膝关节疼痛等情况时,也提示可能有体重增加趋势。


六、血压相关

正常血压值为收缩压小于140mmHg,舒张压小于90mmHg。

安静时测量大于此值可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大于140mmHg,但舒张压小于90mmHg 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有糖尿病肾病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 以下。


七、血糖相关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为6.5%,它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能反映采血前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衡量血糖控制好坏的有效可靠指标。

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7.0%作为治疗达标的标准之一,老年人可略放宽标准(7.0% - 7.5%),中青年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或更低。

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可减少20%。


八、骨密度相关

人一生中骨密度最高(骨峰值)一般在30 - 40岁,受营养发育和遗传等因素影响。

男性从40岁开始,女性从35岁开始,骨峰值开始下降,女性在绝经后5年内,男性在70岁以后,骨量丢失最快。

骨峰值高的人年老后骨质疏松程度较轻、时间较晚,因此40岁之前的人应保证营养和钙摄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骨峰值。


九、饮食相关建议


1. 用油

每人每日用油以25克为宜,烹调时优先选择植物油,因其含对心脏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较多,但油热量高,用量不宜过多,否则易导致肥胖。

2. 食盐

每天食盐量不宜超过6克,应包括酱油、腌菜、咸蛋等中的含盐量,盐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3. 蔬菜

每天应吃蔬菜400 - 500克,其中一半以上应为有色蔬菜,如绿叶蔬菜、红黄色蔬菜。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热量低,是健康食品。

4. 钙摄入

健康成人每日应摄入钙600 - 800毫克,孕妇1200毫克,乳母2000毫克。

乳及乳制品、水产品中的虾皮、海带、豆制品含钙较多,为促进钙吸收,应适当补充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

5. 饮水

每天应饮水1500毫升以上,饮水量包括食物中的总含水量,饮水方式应科学,如口不渴也要饮水,避免一次大量饮水,优先选择白开水或清茶,不要用含糖饮料代替水。


十、疾病治疗与康复相关


1. 中风康复

脑梗死后3天、脑出血后5 - 7天是中风康复的最佳开始时机。

目前药物对偏瘫康复作用有限,康复训练是改善卒中病人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且康复训练越早、越科学、越完善,康复机会越大。

2. 肝脏相关指标异常

谷丙转氨酶(GPT或ALT)正常值小于40U/L,升高多提示肝脏损害,如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硬化等,应及时就医。

甲胎蛋白(AFP)小于25ug/L(可参照化验单正常参考值),肝细胞恶变时血中AFP含量明显增高,但略高于正常值时不一定是恶性肿瘤,应动态观察。

3. 近视眼手术

年龄在18 - 45岁且近视度数小于1200度的患者可考虑做准分子激光近视眼手术,但年龄小于18岁、近视度数不稳定、大于1200度、眼部有活动性病变、角膜中央厚度小于450微米、有其他严重眼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瘢痕体质及严重糖尿病者等不能进行手术。


十一、检查相关建议


1. B超检查

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进行1次B超检查。超声检查无创、无辐射、便捷准确,适用于肝脾肾等实体器官,可发现结石、囊肿、脂肪肝等常见疾病,还能早期发现某些肿瘤,但不适用于含气器官(如胃肠)和骨骼系统。

2. 钼靶摄影检查

40岁以上女性每年应进行1次钼靶摄影检查。

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钼靶摄影对乳腺疾病,特别是早期乳腺癌诊断价值较高,是除体检外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如有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应从35岁开始每年检查。35岁以下年轻女性乳腺组织致密,钼靶摄影不易发现病灶,建议采用超声检查。

3. 骨密度检查

女性45岁以上、男性55岁以上每年应进行1次骨密度检查。

我国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较高,骨质疏松对人体健康危害多方面,如腰酸背痛、身材变矮、驼背和骨折等。

目前最好的骨密度检测设备是双能X线吸收仪,可测定腰椎股骨近端或全身骨骼的骨量,准确反映骨量丢失情况,应妥善保管每年测定数据并与初始数据比较,以便掌握骨量丢失情况,达到骨质疏松标准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药物治疗。


十二、心血管疾病治疗相关

冠状动脉狭窄小于70%可先进行药物治疗,大于70%则需进行介入治疗,若有明显症状,狭窄大于50%也应进行介入治疗。一些特殊情况,如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不够介入治疗标准,但影像学显示病变形态不稳定,易发生血栓者,也应及早进行介入治疗。两支以上冠状动脉狭窄大于50%,或接受过冠脉成形治疗并在冠状动脉内安装支架的患者再次发生心绞痛,应接受搭桥手术。

相关文章